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专栏 > 转型政策专栏

找准发展定位 发挥示范引领 全面助力全县高质量转型发展

发布日期:2021-11-15    作者:   来源:陵川县大数据中心    字体: [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于2019年12月由省政府批复设立,属省级开发区序列。2020年3月组建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总编制40人,内设综合办公室、招商引资部、经济和建设部、行政审批局、综合执法局;6月领导班子配备到位;7月中层干部配置到岗。

示范区辖我县生态、文化、旅游、康养资源最为富集的古郊、六泉、夺火等乡镇49个行政村,规划面积525平方公里,分南北两片区。北片区以王莽岭风景区、棋子山国家森林公园、锡崖沟为核心,面积295平方公里;南片区以上云台风景区、凤凰欢乐谷、塔水河古人类遗址为核心,面积230平方公里。

示范区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发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示范区“一核一带,两镇三区多基地”总体布局,以文化旅游和康养两大主导产业发展为路径,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取得了良好开端。2020年,示范区主要经济指标圆满完成,重大改革事项成功破题,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重要基础工作扎实铺开,在全省2020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获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优秀等次。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深入贯彻落实林武书记调研晋城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开发区建设总体安排部署,加强党建统领,推进“三化三制”改革,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铺开重要基础工作,各项任务按时序进度推进,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紧盯目标任务,各项发展水平指标超额完成。截止9月底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分别为:新建产业项目完成3.36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2.5亿元的13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3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5.9亿元的106%,同比增长592%;森林覆盖率75.64%;

旅客过夜人次完成68.3万,占年度目标任务90万人次的76.4%,同比增长5.2%;景区接待人次完成41.6万,占年度目标任务48万人次的86.7%,同比增长21.3%。1-9月份经济考核指标排名全省同类示范区第二。

围绕重点工作任务,稳步推进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是县委“坚定一个方向,加快两翼腾飞,抓住五个关键,实现一个目标”发展战略中“加快两翼腾飞”的“一翼”,示范区发展水平事关全县发展大局。为此,我们紧盯发展指标、考核要求、效能管理,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加快规划编制进程。在“三化三制”改革方面。一是专业化方向上,在去年组建示范区专家智库为示范区提供专业性决策咨询服务的基础上,开展校友招商引才工作,引进了蚂蚁计划发起人于杰等7名人才,开展项目课题研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帮助;目前正在与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对接洽谈,拟打造以药食同源为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园区。二是市场化运作上,完善了示范区管运分离改革实施方案,目前示范区投资运营公司已经县政府批准,正在进行实质性组建。三是国际化建设上,委托恒升方隅专业设计公司完成了示范区入口景观标志设计、制作安装,同步启动了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休闲度假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为示范区发展奠定了人才支撑、投资运营、产业标准的良好基础。

在规划编制方面。一是用规划引领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目前编制完成了《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2020—2035)》;完成了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已通过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评审;结合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了示范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二是用规划推进重点景区开发建设。王莽岭景区建设是示范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围绕王莽岭核心景区整治提升,编制了《山西晋城陵川县王莽岭旅游区总体规划》,为王莽岭旅游区的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依据。七彩太行国际冰雪旅游度假区项目是示范区转型发展的重大项目,编制了《中国·陵川七彩太行国际冰雪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快速推动项目建设。三是用规划推动乡村旅游建设。根据示范区总体规划,结合乡村振兴,重点编制了锡崖沟、营盘、佛山、佛子岭、浙水、庙怀等6个村村庄规划。

坚持项目是第一支撑,全面开展“四比四看”活动。项目建设始终是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的生命力。为此,我们扎实开展比谋划储备看项目质量、比招商引资看签约落地、比开工建设看工程进度、比服务水平看满意指数“四比四看”活动,把项目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紧紧抓在手上,并作为检验示范区工作的重要指标。

在比谋划储备看项目质量方面。围绕生态文化旅游和康养两大主导产业,全年谋划项目31个,总投资3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5个,总投资10.5亿元;产业转型项目26个,总投资29.2亿元。截止目前,在库项目22个,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62亿元。入库入统的新建产业项目10个,总投资6.64亿元,远超“至少新开工2个投资额5000万以上产业项目”的任务要求。项目建设中突出的是王莽岭景区14个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开工,七彩太行国际冰雪旅游度假区项目顺利开工,夺火有机生态示范园休闲观光项目进展顺利。

在比招商引资看签约落地方面。我们着重打造专业化招商队伍,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除采用传统招商模式之外,重点做了三项市场化招商方式的创新,一是成功举办示范区(新乡)招商推介会,聘请了15名专业化“招商大使”;与新乡南太行旅游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相关企业签约了8个项目,总投资额10.6亿元。二是组建了一支市场化专职招商队伍。三是加强与云企政通的合作,开展线上招商。同步围绕产业链开展招商,编制示范区招商引资项目图册,谋划58个招商引资项目(其中文化旅游类31个、康养类16个、现代农业类7个、节能环保类4个)。1-9月份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共12个,总投资8.1亿元,11个项目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58亿元,开工率91.7%,新开工固投项目到位资金1.58亿元。

在比开工建设看工程进度方面。开展项目推进情况大起底活动,2021年,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四次,共涉及项目29个,总投资47.95亿元。其中,第四次(本次)共涉及项目10个,总投资23.05亿元,“签约一批”项目3个,总投资4.31亿元,“开工一批”项目5个,总投资15.8亿元,“投产一批”项目2个,总投资2.94亿元。

在比服务水平看满意指数方面。全面实行管委会领导班子分包重点工程项目责任制、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服务专班制、重大项目单位入驻监督制。领导班子定期召开项目协调推进会,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定专人领办代办;邀请王莽岭等重点项目单位进驻示范区行政审批局,全程监督审批工作;邀请七彩太行国际冰雪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单位入驻示范区,出台《七彩太行国际冰雪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协调服务专班》,召开10次专题协调推进会,解决项目用地、用水、用电等要素保障,指定专人负责领办林地征用、建设用地申报、用地补偿落实等工作,所有问题当场办、现场办、马上干,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和项目单位对示范区服务水平的满意指数。

坚持营商环境是第一保障,强化营商环境顶层设计。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理念,全面营造“六最”营商环境。结合示范区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品质,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项目建设推进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服务。

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方面。一是从准入准营、联审联办、告知承诺、证照集成、审管联动等方面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制定《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投资项目建设领办代办工作方案》《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管理委员会重点项目建设领办代办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共70多项;出台《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关于成立王莽岭景区项目推进工作小组的通知》《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关于班子成员联系重点工程项目的通知》文件;成立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服务专班。截止目前,共办理项目立项手续33个,修建森林防火通道批复3个,乡村建设规划2个,建设工程规划1个,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1个,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登记66个,食品小经营店备案、延续、注销登记76个,个体工商户备案、变更、延续、注销登记61个,食品经营许可20个,实现了“区内事,区内办”。二是在政策支持上,出台《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试行)》,增强政策的吸引力,为企业和项目单位提供了软环境保障。

在“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方面。我们不断深化拓展这项改革,特别强化了顶层设计,推动政务环境优化等11项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优质服务带动投资创业,推动产业项目落地建设。

政府统一服务方面,区域环评作为示范区统一服务事项,根据省政府设立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批复要求和《示范区总体规划》,2020年11月委托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编制《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前,已取得省生态环境厅的批复。委托山西华冶勘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王莽岭景区建设项目卧龙厂片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涉及面积645亩。目前,报告编制工作基本完成,正在准备组织专家论证评审和报批工作。

承诺制改革方面,持续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所有网办事项均通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进行办理,实现了统一清单告知、统一平台办理、统一信息共享,实行政务服务“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打造“极简审批”,方便企业,节约了审批成本,提高了审批效率。在现有条件下,对施工许可证核发前置条件可以实行承诺审批的事项全部采取承诺审批。

标准地建设方面,从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入手,在王莽岭整治提升二期工程中,统一服务清单,加大标准地试点工作力度。标准地地块位于古郊乡营盘村卧龙场北侧,涉及王莽岭景区卧龙场商业街项目和卧龙场游客接待中心建设项目,总面积80亩,其中卧龙场商业街项目65亩、卧龙场游客中心15亩。目前节能评价审批、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和考古许可、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床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已经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洪水影响评价评审等正在进行,力争探索一条政府可操作、企业可接受、面上可推广的新路子。

领办代办服务方面,在出台领办代办制度的基础上,对在示范区范围内涉及的企业注册登记、项目立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领办代办服务,让企业少跑腿,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变企业“跑腿”为示范区“跑腿”。对在示范区范围内的投资项目审批也开展领办代办服务。截止目前,共领办项目9个,代办项目23个。

在推动依法授权到位方面。截止目前,示范区共认领县级事项214项,包括行政许可33项、行政裁决3项、其他权力13项、行政处罚160项、行政强制5项。同时,正在对照《山西省加快推进向开发区赋权实施方案》,结合省、市、县赋权事项基本目录,结合示范区实际情况和承接能力,梳理新一轮向示范区授权事项,确保领得到、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