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专栏 >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陵川县坚持党建聚力 硬核发力 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出实招见实效

发布日期:2022-04-05    作者:   来源:陵川县大数据中心    字体: [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省委确定2022年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年”,省委、市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动员部署会议相继召开后,陵川县聚焦工作重点、紧盯目标任务,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安排、第一时间出击,坚持党建聚力、硬核发力,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出实招见实效。

建强“硬核队伍”,深挖人才“蓄水池”

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关键在乡村两级干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首要任务,就是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注重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去年乡村两级班子换届后,党组织书记及班子成员实现了学历、年龄“一升一降”目标。2022年,陵川县持续巩固换届成果,大力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把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选出来、用起来。同时,推进县直单位编制资源向乡镇倾斜,在去年招聘100名大学生专职村干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为每个村招聘至少1名30周岁及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不断充实基层人才。强化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壮大基层工作力量。严格落实乡镇干部工作管理制度,保持乡镇干部队伍相对稳定。完善乡镇工作人员轮岗交流制度,特别在财务、民政、自然资源、农林、经济管理等关键岗位工作满十年必须交流。统筹各领域执法力量和派出机构,配齐配强基层执法人员,组建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引导农村党员带头发展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发展党员指标向农村倾斜,充分调动一切优秀力量服务农村。

拿出“硬核实招”,打造发展“强磁场”

坚持抓能力、建网格、促发展、强阵地。抓培训促能力提升。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分层分类开展精准培训。抓网格促治理提效。实施“网格党建强化提升”行动,在每个网格中设立一个党支部或党小组,充分发挥网格员队伍最大作用,确保网格治理工作在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高效开展。抓经济促发展提速。持续引深“四轮驱动”模式,联动实施“加零增效”工程,力争3年内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全覆盖。抓阵地促服务提标。实施党群服务中心“创优达标”行动,加快推进乡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力争达到“五新八有十星”标准。

创新“硬核机制”,构建管理“全链条”

把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作为推动工作有序高效开展的重要抓手。建立定期分析研判制度。针对防范应对自然灾害、生态环保、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私挖滥采、矛盾纠纷、突发事件等风险隐患,实施“村(社区)党组织及时报告+乡镇党委一周一研究+县委一月一调度”工作机制,形成闭环管理。建立领导干部包联制度。指定县级领导、乡镇干部包联户数,明确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天数,特别是对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一村一策”研究整顿方案,限期解决问题。建立清单报告公示制度。各乡镇围绕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的基层管理体制,编制村(社区)干部岗位和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公示,作为履职及考核依据。建立监督举报制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加大监督力度和频次,严格执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届中至少进行1次任期审计。

抓实“硬核评价”,树牢干事“风向标”

把抓实抓好考核作为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关键之举。加强评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在各乡镇、各村(社区)大力开展“评先评优”活动,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对连续三年评为优秀的乡镇,乡镇党委书记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连续三年评为优秀的村(社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方面优先考虑。对考核结果“一般”及以下的,进行组织约谈;对连续两年评为“一般”及以下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组织处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免职,兼任村(居)委会主任的责令辞去职务。分类管理,推动工作优质高效。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半篇文章,从制度层面规范村级干部“选、育、管、用”等方面的工作。修订完善《农村干部管理办法》《选派县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任职管理考核办法》《招聘到村任职事业人员管理考核办法》《大学生专职村干管理考核办法》等四个管理办法,对991名村(社区)“两委”干部、51名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100名招聘乡镇事业人员和240名大学生专职村干进行分类管理,巩固村级换届“三个一批”工作成效,为基层治理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开展活动,培育良好乡风民风。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创建活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厚植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