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附城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夯实法治根基、补足法治短板、激发法治内生动力,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
(一)强化党的领导,加强法治工作组织引领
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依法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坚决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二是从严从实组织领导。制定附城镇法治政府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牢牢把握全面依法行政的正确方向,聚焦巩固衔接、项目谋划、信访维稳等重要领域,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高质量发展。三是落实落细决策机制。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重大行政决策经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突出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记录、归档、管理制度。
(二)强化学法普法,持续夯实全民守法基础
创新普法方式,拓宽普法途径,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一是带头学法聚力筑同心。健全完善干部职工普法教育与规章制度学习制度,采取以会代训方式,带头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系统学习《信访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条例,定期组织学习“八五”普法规划和“法律明白人”培训,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法治观念。二是广泛宣传内容接地气。突出抓好宪法和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常用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结合“普法宣传月”“6·25全国土地日”“6·26国际禁毒日”“宪法宣传周”等活动,广泛利用电子屏、村大喇叭、公众号、微信群、张贴公告等形式广泛宣传,让法治教育深入人心。三是“法律六进”形式多层次。结合“法律六进”活动,协调派出所、签约律所及包村律师到镇中小学开展法律讲座,今年以来,共举办大小型宣传活动6次,印发宣传资料80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30余幅,受教育人数达3000人次,法律咨询超过1200人次,收到良好效果。
(三)强化依法靠法,全面提升社会法治效能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抓主抓重,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服务保障。一是抓好社区矫正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以及《山西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的法律条文规定的要求认真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所有社区矫正对象都能很好地服从管理和教育,今年以来,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0名,到期解除社区矫正对象14名,截至年底,共有在册社区矫正对象10人。二是抓好安置帮教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每周走访一名安置帮教对象,每季度保证对所有安置帮教对象进行一次回访,2024年,共有在册安置帮教对象86人,安置帮教对象除郭文儿失联失控外,其余85人目前都正常在管。三是抓好民事纠纷调解工作。充分发挥“素忠调解”良好声誉和专职调解员工作优势,利用“三长会商”工作平台,认真开展辖区内民事纠纷调解工作,全年完成辖区内重大疑难民事纠纷调解50余件,相关调解案卷也已建立完善并完成归档。全年完成民事纠纷片、村联合的口头调解案件近150余例。四是抓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积极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法律服务,通过与山西兆瑞律师事务所签约,保证为各行政村提供一名签约律师,为各村及村民提供法律服务。
二、存在问题
今年来,附城镇虽然在法治建设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部分干部法治观念的更新与法治建设之间存在差距,缺乏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依法行政的要求、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还不够高。二是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法律理论学习存在片面性,法律意识不成熟。三是整体的学法意识还不够浓厚,普法学习活动和教育宣传形式还需要进一步丰富,部分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附城镇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能力和水平。
一是强化常态化学法。实行“线上+线下”学法模式,推动学法制度化、经常化,在协调处理矛盾纠纷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增加更多案例分析和模拟执法等实践环节,提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优化规范化执法。加强培训和管理,促进执法队伍具备执法技能和职业道德,增强执法能力和自律意识;优化行政执法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各站所的沟通协调机制,明确联合执法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演练和业务交流活动,提高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
三是深化日常化守法。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作为全民普法的重点内容,重点对农村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全民守法的意识和行动;创新普法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短视频等现代传播手段,提高普法宣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