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太行陵川 > 陵川印象 > 民族风情

宗教——天主教

发布日期:2017-05-16    作者:   来源:系统    字体: [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天主教传入陵川的时间,大约是在清朝光绪三年(1877)大灾荒发生以后,当时河南林县田家井教友郭玉和等迁居本县远望村(今太和村),在当地进行传教活动。修建了天主教堂。光绪十六年,境内天主教划归山西省南境教区管辖。由于有组织地进行传教活动,天主教便在远望有了较快发展。至光绪二十六年,共有20余户。他们依仗外国势力,横行乡里,火烧了二仙庙,霸占了玉皇观,并包揽诉讼,不纳社粮,处处欺侮当地居民。义和团起义时,火烧了远望教堂,杀死了一些教徒。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天主教变本加厉地欺压汉民,强迫给他们修建教堂,并勒令陵川义和团首领和远望村社首,给被杀死的教徒拉灵举哀。民国元年后,为了解决村民和天主教的纠纷,将远望村改为太和村,即太平和睦之意。

天主教为了便于传教,在远望村还先后设立了一所普通学校,称作国民学校。

自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天主教在陵川县的发展迅速起来,逐渐蔓延到龙头沟、马家庄、东尧、德义、椅掌等村。至陵川解放前夕,全县天主教徒共有250余户,1500余人。他们唯一的活动场所是太和天主教堂,也叫若亚教堂。现在的教堂是1901年荷兰场神甫掌管重建的。面积是790平方米,后来荷兰楚神甫领导维修过。内有祭台、省公楼、讲道台,十四处苦珞像。教堂外挂一个铜铁合金钟,早晚打钟念经,中午打钟吃饭。教堂内外的设备于1943年被日军烧掉。

天主教在远望教堂经常驻有外国神甫和修女,尤以荷兰籍神甫居住时间最长。据查,有殷神甫、江神甫、粟神甫、利神甫、冯神甫(以上均系荷兰籍人),王神甫(中国籍长治马场人)等。教堂除了每年举行四次“瞻礼”外,每三年要举行一次规模较大的“游街瞻礼”,在举行瞻礼时,要来两三个或三五个外国神甫,陵川解放后,教堂关闭,宗教活动时断时续,天主教堂被用作粮库。

天主教徒每年过四次大节,分定期和不定期的两种。定期瞻礼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和十二月二十五日。不定期瞻礼一般是每年清明节前后一次,农历的四、五月一次。太和村的天主教徒,分七个片活动。星期日早上、晚上各念一次经。每次念经的时间按农时而定。一般情况每次念经一小时左右农忙时每次念经最少十分钟,特殊情况下不念经。共有经书300多套。

陵川解放以后,天主教徒绝大多数爱国守法,有20余人参加了天主教内反动组织“圣母军”,1953年被人民政府给予以取缔。1956年在教徒中开展了爱国运动,消除了教徒和当地群众的历史隔阂。1959年,全县共有教徒274户,1485人;到1986年,教徒为302户,747人,其中太和村有教徒255户,651人,占全县天主教徒总数的87.1%。他们中间有修女一人(已死),大姑娘三人。其余教徒分布在东尧、平居、池下、寺润、椅掌、韩庄、龙头沟、秦家庄、司家河、柳义、宋家坡、德义、炉家、石末郊、蚂蚁街、圪台河等5个乡(镇)17个自然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党政军的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多方协调,太和天主教堂的大部分房产,于1992年归还了教会。后来,太和天主教徒自筹资金11万余元重新进行了维修。从此,陵川天主教徒过上了正常的宗教生活。长住的神甫有杨忠义、任永清、陈景生等三人。天主教徒成立了自己的宗教教务领导组,组长先后由李福见、元栓民等担任。太和天主教堂是经过登记受法律保护的天主教活动场所。2003年,全县天主教徒发展为305户,1500余人,其中男782人,女718人。主要分布在杨村、礼义、秦家庄等5个乡(镇)70个自然村,其中95%以上集中在太和村,太和村是晋城市天主教徒人数最集中的村庄。

解放战争时期,陵川天主教徒有20余人参加了民兵,并先后到河南等地参战,有30余人参军。抗美援朝战争中从小入教的郭文秀在上甘岭战斗中光荣牺牲。1990年以来神甫任永清、教徒李福见,元栓民还被推荐为县、市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

    分享到:
上一篇宗教——天主教
下一篇宗教——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