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1月红军发起直罗镇战役。1936年2月,红军渡黄河东征,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全国人民心中的政治影响,于5月上旬西渡黄河,回师陕北。1936年11月红军取得了山城堡战役胜利,推进了“逼蒋抗日”方针。王文生均参加了上述战役。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115师、120师、129师。115师下辖343旅、344旅。343旅下辖685团、686团(原红1军团4师)王文生任686团3营11连班长。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政委)杨勇,3营营长邓克明。115师于9月在晋东北抗日前线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王文生参加了此次战役,并亲历了最为激烈的老爷庙争夺战。
老爷庙位于乔沟东北侧,是公路两侧制高点。战斗打响后日军率先抢占了老爷庙。686团团长李天佑令3营冲下公路,攻占老爷庙。战士们勇猛地冲向公路,同日军展开了白刃格斗。在激烈的肉搏战中王文生被日军刺刀刺伤头部,鲜血直流。此时已杀红了眼,早已置生死度外,一枪侧拨,接着刺刀刺入鬼子心脏,当即毙命。686团3营在687团2营一部的援助下,及时堵住了日军向老爷庙突围的缺口, 终于占领了老爷庙制高点。日军连续向老爷庙疯狂反扑,敌机也贴着山头在空中支援,双方在老爷庙制高点的争夺战一直打到下午1点,王文生顽强的坚持到战斗结束。此战共歼灭鬼子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平型关战役后王文生头上留下了几公分长的伤疤。
1937年11月初的广阳伏击战,686团1营和王文生所在3营担任主攻。11月4日拂晓,日军主力从广阳开出,343旅采取避强击弱的战法,放过其先头主力,当日军辎重部队进至广阳地区时,预伏部队突然开火并发起攻击,经1小时的激战,歼灭日军近300余人。7日,386旅旅长陈赓指挥所部及385旅769团,在343旅的配合下,于广阳以东户封村伏击日军,王文生所在的3营占领广阳镇,此战歼灭日军700余人。两次伏击日军,歼灭日军1000余人,缴获骡马700余匹,各种枪支300余枝,以及大批军用物资。直接粉碎了日军对太原前线的支援计划,对整个山西抗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38年3月午城、井沟伏击战,王文生部队和友军歼日军1000余人,焚毁汽车79辆,缴获骡马200余匹及大批军用物资。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其西犯黄河渡口的企图。9月中旬,王文生随686团,在吴城镇一带的油坊坪、薛公岭、王家池连续伏击日军,三战三捷,歼灭了侵占离石的敌山口旅团900多人,击毙日军108旅团长山口少将。
山东战敌伪
根据中央战略部署,115师从晋西挺进山东(代号为东进支队),1939年3月1日陈光、罗荣桓率师部、直属队和343旅686团到达山东郓城县西北张楼。针对鲁西敌伪猖獗,八路军发起樊坝战役,王文生所在3营负责主攻。3月3日夜战斗打响,迫击炮炸出一个缺口。3营率先攻进据点与伪军展开白刃搏斗,搏斗是王文生的拿手好戏,接连刺杀几个伪军。激战数小时战斗结束,共俘获伪军800余人,缴获机枪13挺、步枪400余支和大炮1门。此役打出了八路军的威名,打击了日伪的猖狂气焰,稳定了郓城一带的局面。5月,队伍扩大,王文生任第1团3营11连班长。
1939年8月2日,日军“扫荡”。我小股部队袭扰,并将敌诱至马振村,经几个小时战斗歼灭敌40余人。下午,日伪退守独山庄占领制高点。入夜,我3营主攻独山庄,向日伪军发起攻击,以火力掩护由排长李炳祥率领王文生等组成的突击队,向敌猛攻。战斗异常激烈,待日军放弃阵地后,王文生和战友们便拿着长矛大刀近身肉搏,凌晨3点还在冲杀。激战至3日晨,歼日伪军300余人,俘虏鬼子24人,击毙日军少佐长田敏江大队长,缴获炮3门,机枪15挺,步枪150枝,掷弹筒两个,骡马近50匹。梁山歼灭战产生了巨大影响,是继平型关后,八路军创造的兵力相等、武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全歼日寇的又一模范战例,提高了115师坚持平原游击战的信心,巩固了鲁西、鲁南、冀鲁边抗日根据地,打开了平原战争新局面。萧华写诗赞到:
黄河滚怒涛,梁山烈火高。
清纱好伏击,夜战逞英豪。
全歼来犯敌,夺获数门炮。
军威震齐鲁,壶浆迎满道。
1940年4月,独立旅第1、2团与鲁西游击队第八支队合编为黄河支队,王文生属第1团,任黄河支队炊事班班长。1940年6月,针对日、伪、顽、匪、会“五鬼闹湖西”,决定采取“稳定苏北,打击鲁西南”的方针。王文生随1团2营直捣单县西南朱世勤后方,歼灭朱世勤部留守人员十余人,震慑了敌人。1941年2月成立湖西军分区,下辖10团,11团,12团。王文生兼10团11连事务长。1942年,该连被教导四旅授予“模范边区11连”荣誉称号。
1942年4月14日夜,日军伪军3000余人,向我八路军10团驻地合围。11连奉命阻击敌人。我军刚控制堤口制高点,敌先头汽车开到,企图抢占大堤。王文生和11连战士们凭借大堤居高临下,集中火力向敌猛打狂炸,击毙日军一军官。日伪军死伤二三十人,仓皇后逃。次日,日寇多次进攻,王文生和战友们怒不可遏,猛烈扫射,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主力部队安全转移。此役激战6小时毙伤敌军300余人,炸毁装甲车3辆,汽车4辆。 十一连以少胜多,胜利阻击10倍的日伪军,将红军能打硬仗、恶仗的优良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
随部队进入湖西地区后,王文生先后参加的对日伪、顽军作战主要有:朱奶奶庙伏击战、平息杆子会、陈蛮庄围歼战、岳寨阻击战、刘辛庄战斗、南旧关歼灭战、反李仙洲进犯湖西、拔除岳庄据点、汤搂阻击战、张楼战斗、赵都寺伏击战、反封锁反调堡、插花楼战斗等十几次大小战斗。
1944年-1946年10月,组织决定王文生兼管单县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3月成立)交易所工作,保证集市上的交易有序进行,并负责税收,还要打击日伪军对市场秩序的扰乱破坏。调入交易所工作后,组织上考虑王文生战斗经验丰富,仍参加10团的战斗行动。1946年9月国民党反动派进攻湖西革命根据地。单县党政机关、县政府奉命北撤。党组织决定王文生留在湖西根据地坚持对敌斗争。王文生机智与敌人周旋,不失时机的袭扰打击敌人,气的敌人咬牙切齿并悬赏:“打死王蛮子(王文生的绰号)300大洋、抓住王蛮子500大洋”。1946年——1948年王文生在终兴区公所(单县第八区)工作,兼任终兴十个联村村长。1947年7月王文生带领分队参加鲁西南战役支前队。淮海战役期间,王文生参加战役支前队,历时60余天。
王文生虽是文盲,但粗中有细。他曾在夜间深入霍院、齐楼细查暗访,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查清了六个所谓的“反革命”是被冤枉的,避免了一场严重的错杀事件。数十年来,霍院村、齐楼村都知道老红军王文生“王蛮子”,是他们的大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