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像我这个年纪的人,谁也不会忘记那段艰苦的岁月。史称共和国“三年困难时期”。为了度过这场灾难,举国上下包括中央高层都在与民发愤图强劳逸结合共渡时艰。而我有幸在此时此刻走进晋城一中这个在当地的最高学府安心读书,接受最好的教育,在生活上更是得到了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真乃不幸之中的万幸!
自1960年9月入校至1966年5月高中毕业;1968年8月离校,连续在校8年。期间,种种感受五味杂陈。校领导为贯彻落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排除万难,力所能及地为学生们提供了应有尽有的各种优惠条件和设施,使我们这些将来必成作为的接班人得到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条件。其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德育与素质教育,规定各年级学生(高三年级除外)每学期都要轮流多次到白马寺山农垦基地参加农耕活动。通过亲身实践和身体力行的劳动锻炼,从内心到体肤深切感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滋味,进一步增进与密切劳动人民的感情,以此批判“唯读书论”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错误观念,努力将每个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当年的白马寺山农垦基地就是学校创办的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白马寺山位于学校东北十余里。《泽州重建白马寺记》云:“泽之东北十里许,有山曰:司马山,寺曰:白马寺。世传唐僧三藏乘白马往西域取经,环过之,后人因立寺名焉。”
《重修白马寺碑记》云:
“晋城全境,表里皆山。其东北诸峰雄奇特出,望之崭然而秀,峙者首推白马山为首。严壑磐旋,白云蓊鬱,洵邑北名胜区也。古人建大雄佛庙于其巅号白马寺。相传唐僧玄奘求经印度乘白马取道于兹,故名寺前空石摇之铮然,俗几乎为铃石,其坡洵芳草现有翻彩,甚为奇异,乡人又指白马拖韁之蹟,此数说俱为唐僧经此作证,其寔无稽,未足深考。但山之建卉其由来已旧。读李庄靖先生诗云:千年古庙映重岗,寂寂空庭草树荒。闻说旱时求得雨,一池应有老龙藏。先生系壮元也。其赞寺则曰千年古庙。知寺之所建,当在李唐时也。由唐抵清越年千余,其间修废補墜而尝乏人,惜碑残碣断无踪可寻。迄今庙貌残缺,日就荒废,甚则垣墉坍塌栋桶摧崩瓦解之形宁堪入月四方。迁客莅此,群相嗟呀所为太息痛恨。”
显然,白马寺山顶原先修建的大雄佛庙历越千年,期间,或火毁,或兵燹,早已破败不堪,一片废墟。“二百余年,未闻有图复之者”。
我等众生初到此见状,同样叹息不止。但我们尚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只是停留在朴素的情感之中。我们为了证实“白马拖韁”之说,四处寻找会发出响声的石头。每找到一块,大家都会高兴一番。其实,山顶类似这样能摇出响声的石子很多。它就像老乡眼中的土圪塔,並非坚硬的花岗石之类。像是烧结的泥巴,颜色如土,形状不一,拳头大小。砸开后,内有玉米粒大小的石子,空间很小。铃石比比皆是,零星分布,有的成堆。你要拿在手里摇一摇,或像踢足球似的踢它滾动,便会听到“唿拉唿拉”的低微响声。自然马匹在经过此地时蹄子踢动石头发出响声就不奇怪了。面对这一偶然现象,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传说也是对美好的向往。至于“白马拖韁”你信与不信,就看自己了。兴奋之余,放眼四周,居高临下,确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大张村、王谷坨等村落星罗棋布镶嵌在崇山峻岭间,星星点点,栩栩生辉。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不禁令人心旷神怡,感叹大自然的刀斧神功。外面的世界真美好。难怪先哲诸学家以及文人墨客遍游名山大川,开阔视野,放眼未来,以成大事也。“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在躬行”。古人说的千真万确。此情此景,对于一个求知欲正旺的青年学子尤其是对文史哲类有极大兴趣的我,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惬意与启发教育。
此时的我站在山巅,思绪万千,一切疲劳酷暑顿时消失殆尽。唯有兴趣所至,便信步在那片沉睡亿万年的荒漠上极目眺望。不觉眼前一惊,竟来到了一片狼藉之地。扑面而来的尽是破砖烂瓦,杂草丛生。突然间我醒了,原来这就是我要找的白马寺!可眼前的寺庙寺院已不复存在,唯留给后人的已是“白云千载空悠悠”。我小心翼翼地踩着脚下的砖石前行。突然发现一条泛着冷光的青蛇从长着一米多高的灰蒿丛中窜了出来,吓我一大跳。我连忙找来一根木棍,遇到高出脚面的草丛就事先用棍子扫一扫,再继续前行。果然,不远处一块斜插在砖瓦堆中高约3、40公分类似碑石的片石露在眼前。我好激动,快步走了上去。原来这是被砖石掩埋的半截石碑。石碑是古人留给后人的骄傲,碑文更是一种文化遗产。我兴奋之余决心沉下心来一探究竟。此时此刻,抬头望去,我的那些同学四散分走,有的在闲聊,有的躺在草丛中午休,各行其是,自得其乐。我蹲下身子开始清理四周的砖瓦石块,拔去灰蒿杂草。经过十多分钟得紧张清理,碑身的三分之二便露了出来。我随手找来刚刚拔去的杂草灰蒿,拧成一团在碑面上擦拭。几下子擦来拂去,竟然“重修白马寺碑记”七个大字跃入眼中,再细细一瞧,好意外,原来晋城四大景观之一的“白马拖疆”的传说就隐藏在碑文中。缘于先前有关白马寺山的传说有些许了解,当即便奋不顾身地弯腰砖弃瓦挖土扩坑,不多时,一块完整的长方形石碑平躺眼前,碑文经反复擦拭,字迹清晰可见,高兴不已,犹如发现了新大陆,多巴胺促使我顿时产生了抄下来的意愿(不会拓印)。需要指出的是,顿时涌现出这种念头只是一闪念。我抓住了。此后的继续探索才有了今天我地说长道短。现在想来这一冲动闪念十分可贵。这可能就是作家们常说的所谓灵感吧。在冲动的驱动下,我第一次大声地向周围问道谁带有纸和笔?没想到就有同学响应。说明情况后,慷慨借用。此后分数次把三篇碑文抄写下来,方才心满意足的长出了一口气。
谁知势时难料,便突然中断了学业。
这些文字便随同它主人的命运石沉大海,沉睡数年。原先萌生将来想做些文字的初衷竟如泥牛入海无声无息泡汤了。但通过这次机会和经历也受到了点启发。自此始,我认准了导师们教导的话“处处留心皆学问”的真谛,从内心深处接受了这一观点。由此口袋里便增添了一样宝贝一一纸和笔。纸装在口袋内,钢笔便早晚插在上衣的左口袋里。如此这般模样,其实等于告诉世人我是个读书人。口袋里插钢笔这种标配在当时是文化人的一种标记。如成年人那肯定是个干部或教书育人的先生。这些人在当年的社会环境中常常会高人一等,令周围普通人羡慕。自从随身携带上纸和笔后,我便多了一种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把看到听到的一些好的东西当即写个题目或三言两语或需办事项都随时记录在纸上。我曾经听我的语文老师说过,生活中,每日如流水的时光在作家的眼中都是宝贵的写作素材,只要你留心,就不会写作文时抓耳挠腮了。而我们大多数人少了这个认识,便熟视无睹不以为然,让时光飞逝而去,到头来空空如也。不过真正能成为作家诗人的毕竟少之又少。其实,现实中就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作家。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什么都感到紧缺。即便需要的笔记本或纸质也不是尽其所有。为了心中的梦,偶尔看到一些丢弃的空白纸或产品说明书之类片纸,也会捡拾起来当宝贝折叠后装入口袋,以备不时之需。这个习惯延续至今,的确给我带来好处不少。今天,职场上的有心人常常随身带个记事本,我想他们一定也是接受了像我当年一样的理念。当然,现如今5G手机的闻世,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方便。比如随时可以拍照录像,省却了许多的麻烦,没有纸和笔也无妨了。但习惯成自然,纸和笔依旧相伴如初。
2003年修缮老宅,在翻阅那些落满尘灰的书堆中,竟然跌落出了一些纸片。细细一瞧,惊喜若狂。万万没想到数十年前的碎片字迹竟然还留存于世,如同学生时代的“文物”。瞧着这些五颜六色的纸片,真是一言难尽。千年文字会说话。当年的情景又戏剧性地浮现在脑海里。假如当年不中断学业,对于一个爱好文史哲类的青年学生来说,该意味着什么,那显然不言而喻了。瞧着这歪歪扭扭爬满纸片的谎言,竟倍感亲切,视若珍宝。说实话,内心里觉得十分珍贵,便小心认真地收藏了起来。蓄势待发,等待来日再显光芒。
这一天终于来了。
闲居家中闲暇之余总愛翻翻旧书的我,面视着那些泛黄的纸片,看着那蹩脚的字迹,觉得十分可笑又可爱。不由回想起当年学生时代的诸多轶事。这一切虽都已成过往,却是我一生中仅有的一段难忘经历。为了弥补当年的初心,决心带着眼镜费力劳心地在手机上抄下当年的我来。虽说费力不讨好,也知道无任何意义,但还是想把它拿出来晒,以示众人,尤其是文旅事业正当兴盛之际,以资有识之士一读,或许多少能提供点俾益。同时又对自己学生时代的一些所为了结一段再美好不过的回忆。
然而,今天的白马寺山带给人们的可是令人心灵震撼的天上地下人间仙境的感觉。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以大雄佛庙为中心的景观遍布漫山遍野。它已不是古人叹息的“寂寂空庭草树荒”,更不是“旱时求得雨”“一池应有老龙藏”的场所。今天的白马寺山已是晋省康养示范区,白马寺庙规模宏大,金碧辉煌,是人们休闲旅游瞻仰的福地,更是一大景观。
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变了,换了人间。先哲们再不用太息感叹了。
天翻地覆,慨当以慷。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刘光元
2024年8月
附说明:
1、引用碑文的标点系笔者所为,难免谬误,见谅;
2、三篇碑文是:
(1)《泽州重建白马寺记》;
(2)《重修白马寺碑记》;
(3)《重建泽州古迹白马寺并西番宝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