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太行陵川 > 陵川印象 > 古陵文学

【棣华堂:乡印】李中尧:“算盘”时代

发布日期:2024-04-22    作者:   来源:陵川县大数据中心    字体: [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微友们请记住一个特殊的年份:2001年教育部取消了在小学上珠算的课程。也就是说从2001开始出生的人就再也不知道珠算是什么东西了,心里很是遗憾。

中国是珠算的老祖先。是东汉泰山郡蒙阴山人刘洪(公元129—210)发明的。他被中国人尊称为“算圣” 。是中国早期珠算的奠基人,也称“珠算之父”。

在我的心目中,珠算真的很了不起。若计算加减法,在我看来计算器根本没有算盘来的快。在我们所处的那个年代里,从父母嘴里夸奖谁家的孩子算盘打的好,感觉真是一种很荣耀的事情,一不留神,没等初中毕业,就可能成为小队或大队的会计人选。

那时候的珠算课是在三四年级这段时间里进行授课的。《算数》课里印刷了许许多多的珠算口诀,未开珠算课之前,老师先要强调把珠算口诀背的滚瓜烂熟,才要在课堂上用毛算盘进行讲解。毛算盘是学校授课的专用工具,长约一米,宽六十公分左右,每根算柱上都镶嵌了白色毛毛,也就是说每根算柱的珠子没有手拨动它,它的不会随意上下的。

最基本减法口诀是:

一推一还九

二推一还八

三推一还七

四推一还六

五推一还五

六推一还四

七推一还三

八推一还二

九推一还一

最基本的加法口诀是:

一去九进一

二去八进一

三去七进一

四去六进一

五去五进一

六去四进一

七去三进一

八去二进一

九去一进一

记得当年牛老师在悬挂的毛算盘里不厌其烦的按照珠算口诀上上下下拨动着每个珠子,孩子们在课桌上自己的算盘上学习着珠算的技法。

说起这打算盘,在我看来,还是学加法的时候最有趣,它有好多些很程式化的东西。例如《凤凰双展翅》、《三遍三》、《九变小九九》、《黑驴两颗蛋》等。其中有的算法是有底数的:例如《凤凰双展翅》的底数是:七七一五八九五,隔了一位六二五;按这个底数连打三遍,《凤凰双展翅》的效果就出现在了算盘上。《黑驴两颗蛋》也是如此,它的底数是:一八八七五,连打三遍就出效果了。《九遍小九九》可不容易打,位数很得记清,算盘上左右两根铁柱子就是起记位作用的。俗话说得好“学会小九九,走遍天下哄不喽”。就是这个道理。小九九打的过了关,应该说加法这一块就没说的了。

说到算盘,种类很多,长短高低不得一等。最基本的家用算盘一般是十三位(学名档),小队大队的算盘是十五位,相传乔家大院账房的铜算盘二十五位,可以同时计算两笔账。

现在在农村的老房子里还能找到老式算盘。都成了老古董、老器物了。网络里说,东南亚有些国家还在使用算盘,我不禁有些愕然。这些优秀传统中华老字号真的回归不到中国的计算领域了吗?真的很无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