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太行陵川 > 陵川印象 > 古陵文学

【棣华堂:乡印】李中尧:剧团音响和灯光的变迁

发布日期:2023-11-13    作者:   来源:陵川县残联    字体: [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陵川上党梆子剧团灯光、音响的历史变迁,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前。那时候上党梆子班社在演出时普遍使用麻油灯,舞台前面左右两根石柱上由铁链连着两个直径约四十公分的铁盘子(或固定在台柱子上),在铁盘的上面放置“老灯”(铁铸,每盏可盛麻油2——3斤)。戏班由专人负责到村里社房领取灯油(一般是大麻子油【学名蓖麻油】)和棉花,把棉花搓成数根灯捻,放入灯盏,一头伸出灯盏外点燃,并由领取人添油、点灯、加油、拨捻。上世纪二十年代前戏曲舞台演出的照明一直都是这样延续下来的。尽管光线很暗,但那个年代就是那样的条件,然而丝毫不影响上党先辈艺术名家戏王们精妙绝伦的精彩演出。

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传入了气灯。气灯是100年前英国人发明的,它的出现,使人类在照明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剧团里,舞台气灯的照明,也是专人管理的,村里付给代价。气灯是用煤油做燃料的,气灯上面都安装有压力表,加多少煤油,再通过汽阀,打进一点比例的空气,形成一种混合喷雾,再在汽灯下方的喷气阀门处缠上气灯纱罩,然后打开气阀,在燃红的煤火上将纱罩烘着,此时的气灯便发出呲呲的响声,气灯师再将气阀调到最佳状态,气灯就喷射出了雪亮的光芒,随后再在纱罩位置套上玻璃灯罩,以保证气灯纱罩不被风吹破。烧好的气灯大约能工作两个多小时,时间再长,就需要重新更换汽灯。每盏汽灯可达到200——600瓦电灯泡的亮度。抗日战争期间,因日寇封锁,缺乏煤油,不少地方仍用油灯进行舞台照明。1946年后,大都使用两三盏气灯。有的剧团还在气灯罩上装上玻璃纸制作的红绿罩子,配合剧情变换各种颜色。气灯的舞台照明一直延续到“文革”中期。

从 20世纪50年代起,由城市到乡村逐步使用电灯。剧团最先使用聚光灯、盐水调压和阻力丝调光器。之后又使用钢丝操纵变压器调光设备、闸刀配电盘。五彩玻璃纸也被广泛应用。之后就发展了平光灯、回光灯、天幕幻灯、顶灯、侧光灯、追光灯。这样一来,明暗色调均可自由调节,使舞台灯光效果大大改观。再后来,天幕投影幻灯和一些舞台特技效果灯相继出现。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可控硅调光器、预选式配电盘等广泛运用于舞台。灯具、光源逐渐向体积小、重量轻、亮度大的方向发展。涤纶彩色灯光片代替了玻璃纸,灯光效果与过去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大约到了21世纪的第十个年头,剧团的灯光几乎发展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高科技LED的问世,给剧团的灯光效果带来质的飞跃。现在的演出,观众真的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一个剧目的每一场戏需要什么舞台背景,包括字幕的播放,只需舞美师在网络里挑选好素材,然后再存入剧目的专职电脑里,到时候按程序播放就是了,无论是亭台楼阁,还是山水风光,还是金銮宝殿,还是演员唱的每一句台词,都会在LED大瓶上展示的清晰可见,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现在的观众感觉就像是在剧情的环境中体验者,陶醉着。

说了灯光,再谈谈剧团的音响。上党梆子历来只用乐器配声,用弦乐滑奏表示捋线之声;用铙钹滑奏表示风声和水声;用鼓声表示炮声;用唢呐模拟婴儿哭喊和马嘶鸡鸣。20世纪50年代才用轮子转动摩擦帆布创造水声,用三合板抖动制作雷声,用绿豆撒在柳条圪篓制造雨声,用铁锤击火药制作枪声。20世纪70年代剧团才购置云灯、雨灯、雪灯、烟雾灯等各类效果灯具,也才有了专业的音响效果工作人员。以后又有了扩音机、录音机等电子管件,80年代又有了晶体管的扩音设备。 进入本世纪,音响设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音响通通是立体环绕声。整个舞台的音响通通在调音台的控制之下。演员出场通通戴胸麦,乐队人员一样乐曲一个话筒,演员所唱的每句台词在剧场的最后面都是听的清清楚楚,而且非常人性化,活脱脱像人们可以接受的音响分贝一模一样,不刺耳,无噪音。 剧团灯光音响的历史变迁,是见证伟大中国飞速发展的活标本。现在戏曲舞台的灯光、音响效果简直太令人震撼了。戏曲舞台的灯光、音响再往后还会怎样发展,我们都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