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太行陵川 > 陵川建设 > 发展规划

关于陵川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5-04-21    作者:   来源:系统    字体: [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关于陵川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

报    告



2012年3月23日在陵川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陵川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李海富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陵川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效监督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二五”主要指标翻一番、再造一个新陵川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进“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三大战略,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和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8亿元,同比增长1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5亿元,同比增长3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3亿元,同比增长6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62亿元,同比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476元,同比增长11.23%;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780元,同比增长19%;财政总收入完成3.63亿元,同比增长30.7%,创历史新高。

回顾过去一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积极在“先行先试”上下功夫,转型综改工作起步良好

一是按时高质的编制了我县“十二五”规划。根据《中共陵川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精神要求,结合“7·28”全省干部大会精神和我省转型综改试验区的相关政策,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和座谈讨论,在征求多方意见后,形成了我县“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和“十二五”项目储备库,并经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1年10月14日正式印发实施。二是拟选出转型综改重点储备项目和先行先试标杆项目。以“十二五”项目储备库为基础,从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和民生改善四个方面,拟选出我县转型综改重点储备项目24个,总投资53.6亿元,拟新征用地面积1757亩。同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省、市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相关政策,拟选出我县转型综改标杆项目20个,概算总投资39.8亿元,作为向上做好项目对接的主要依据,实行动态化管理。

二、继续在“保投资”上下功夫,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01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大盘子安排项目98个,完成投资17.3亿元,同比增长61.3%,其中生产开发性投资10.65亿元,占到完成投资的61.6%,非生产性投资6.65亿元,占到完成投资的38.4%,投资规模再创新高,为县域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重点工程扎实推进。2011年,我县实施了57项重点工程,概算总投资181.5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2.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4.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7%。其中:省重点工程3项,概算总投资37.9亿元,计划完成投资6.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2%。市重点工程21项,概算总投资76.9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0.0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0.2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2%。县重点工程33项,概算总投资66.6亿元,计划完成投资5.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7.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2%。

“十件实事”圆满完成。一年来,围绕年初确定的“十件实事”项目,认真抓协调、抓反馈、抓督查,严格进行资金拨付、科学制定工期安排、严把工程建设质量,有力地保证了“十件实事”项目的整体推进。“十件实事”计划完成投资1.5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6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9%。

三、继续在“调结构”上下功夫,产业水平持续提升

一年来,我县重点推进了产业项目21个,完成投资达到7.74亿元,使产业转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一是传统产业有效提升。在完成苏村煤矿年产90万吨机械化矿井升级改造基础上,稳步推进关岭山、北关、新沙河、南营河、司家河、附城等6座煤矿的改造升级,煤炭资源整合初现成效,煤炭产业资源利用水平大幅提高,煤炭经济实现稳步健康发展。2011年,全县完成原煤产量165万吨,占年计划120万吨的137.5%。二是优势产业明显增强。骏通铸管20万吨球墨铸管二期工程、永明金属10万套不锈钢餐具、金烽工贸5000吨高压阀门、兴源河精钙5万吨PVC专用钙等项目建成并投入试生产;侨鑫铸造5万吨球墨铸件、天津华明华兰酞氰兰二期工程、金隅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及变频风机改造等项目扎实推进,全县冶铸、化工、建材三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三是旅游开发步伐加快。围绕“中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休闲旅游健康度假中心”的目标定位,启动了《陵川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陵川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等编制工作;王莽岭、凤凰欢乐谷、黄围山等五大景区完成投资2.9亿元,完善景区景点和接待设施,服务能力和接待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以“领秀太行·清凉陵川”为主题,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棋子山国际围棋文化节、首届中国王莽岭挂壁公路登山赛、首届导游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充分利用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媒体和中博会等大型会展平台开展宣传,充分提升旅游知名度。同时,围绕旅游开发完善了采摘园、种植园等一批配套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农业观光园区达到1000亩;引导农民发展“农家乐”客栈达到500户、5000余床位,旅游产业链条逐步拉长。2011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6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7%。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逐步显现。四是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古陵山3万吨马铃薯烘焙食品、五色土杂粮食用菌休闲即食食品、太行中药材药用植物提取等一批龙头企业加工项目如期推进,投资6亿元的有机食品产业园正在启动,以杂粮、中药材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五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积极对接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挺进中原经济区,成功与北京金隅、大唐新能源签订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上海企业家联合会、河南省晋商会签订了经济交流合作备忘录,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个,到位资金10.26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28.25%,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继续在“促增收”上下功夫,“三农”发展稳步推进

一是落实惠农政策促增收。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支农惠农补贴性资金,积极推广机械化精少量播种、保护性耕作等新机具、新技术,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使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强。2011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2亿公斤,实现了“十二五”期间粮食增产增收的良好开局。二是夯实农业基础促增收。继续实施丹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国家水土保持工程等农业基础项目,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以道地中药材、绿色林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和规模化健康养殖业为重点,完成山地连翘种植5万亩,大田种植1万亩,核桃种植1万亩,规模健康养殖业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69万头(只);全县特色种植业面积达到11万亩,食用菌大棚发展到570栋。特色产业规模快速扩张,效益明显增强。三是开展脱贫攻坚促增收。坚持以产业扶贫为着力点,扎实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争取各类扶持资金6000余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0个,实施市级扶持贫困村、老区村项目105个,全县新上各类家庭调产增收项目1000余个,完成移民搬迁367户1000人。2011年,全县贫困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跨越4000元,脱贫产业得到巩固,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五、继续在“强基础”上下功夫,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水、电、路三大基础设施实现重大突破。投资1100万元,升级改造供水管网,解决了92个行政村105个自然村2.2万人的饮水安全;投资1688万元,新建和改造10千伏及以下低压线路29.2公里,惠及1.1万户;投资5300万元,对横杨线、石掌至棋子山路段、勤泉隧道、凤凰欢乐谷旅游公路进行了升级改造;高陵高速公路完成工程总量90%以上,预计今年5月可竣工通车。二是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全面铺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惠及职业中学全部学生;建成农家书屋251个、农民体育健身场所94个,实现农村文体场所全覆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3万人,全县2.96万名60岁以上老人首次领到了养老金;完成农村街巷硬化204个村729公里,覆盖率达到55%;建成农家便民连锁店60个。三是城市建设再上台阶。康复路拆迁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县城污水处理厂具备运营条件,垃圾处理场、郝经公园建设顺利推进;城乡居民供暖工程完成投资3000万元,新建煤球厂一座,新增供热锅炉2台,供热能力达到106万平方米;集中供气面积进一步扩大,覆盖居民7000余户。完成高陵高速瑞马至县城段、县城互通入口处及县城区绿化13.2万平方米,全县实施造林绿化3.76万亩、水保生态治理16平方公里,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2011年,县城建成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62天,宜居宜业的生态园林县城建设迈出实质步伐。

六、继续在“惠民生”上下功夫,和谐步伐进一步加快

一是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完成了16所中小学的校舍安全改造,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2011年,全县高考首批二本以上达线人数244人,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继续实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改造,改扩建村级卫生室178个,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县医院综合住院楼,城乡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疾病防控能力明显提高;积极推进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二是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帮扶服务,全年共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160人,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实现市级统筹,社保参保人数累计达到17.5万人;发放各类社会保险费1.6亿元,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5%,补偿新农合参合患者39.7万人次4191万元;城乡低保资金4220万元,救助受灾群众1.2万人,提供大病救助1410人;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危房改造230户,残疾人危房改造100户;为城乡群众供应限价煤球1000万块,低收入农户免费供应优质煤7.2万吨,困难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围绕全县经济建设,政法、审计、人事、民兵、物价、老龄、档案、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新进展和新成绩。三是和谐陵川稳步推进。圆满完成了支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一大批年富力强、政治素质好的干部进入两委班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工作,狠抓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严厉打击私挖乱采违法行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及时排查化解各种矛盾,社会经济秩序保持总体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转型跨越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一些长期积累、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解决,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不优、发展不够、投资分散、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传统产业比重过高,新兴产业起步艰难,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大项目、好项目还没有较大突破,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二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还不高,社会事业和民生欠账还较多,特别是东部山区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脱贫攻坚的任务还很艰巨;三是一些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已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按照县委的总体安排部署,201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战略方针,围绕“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招商引资攻坚年、质量效益提升年、城乡环境整治年、行政效能建设年”为抓手,着力推进骨干项目建设,提升工业经济效益,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加速休闲旅游开发,优化城乡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和保障民生,奋力开创全县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01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达到31.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达到2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达到12.4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16%,达到4.21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7%,达到1.4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达到8.85亿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亿公斤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达到127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达到5497元。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水耗,全县二氧化硫、化学需氧、氨氮、氮氧化合物、烟尘、粉尘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省市要求指标之内,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保持在330天以上,稳定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

按照以上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加快综改试验区建设步伐,确保先行先试取得实质成效

一是在标杆项目储备上先行先试。围绕综改试验区、中原经济圈、中部崛起及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认真评估、筛选、充实标杆项目储备库,对有利于要素配置的重大城乡统筹项目,能够引领经济发展的重大产业转型项目和民生改善、生态修复的重大社会事业项目优先纳入,真正储备一批符合陵川实际,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标杆项目。二是在标杆项目服务上先行先试。推行“一站受理”服务,简化审批流程,加快审批进度;指导项目单位及时完善项目前期手续和各项资料,采取土地供给优先、资金重点扶持、各项政策倾斜等措施,力争使一批项目在年内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具备开工条件。三是在标杆项目招商引资方式上先行先试。依托我县的资源优势,扎实做好标杆项目的策划、设计、包装等基础性工作,坚持引进资金、高端人才、先进技术与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全方位提升招商引资项目的质量。四是在标杆项目融资渠道上先行先试。及时掌握政策信息和资金扶持信息,切实做好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和民生改善等一批项目的对接申报工作,争取更多地国家、省、市的资金补助和政策扶持;鼓励发展保险、证券、期货、担保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强化银企合作,鼓励企业上市。

二、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我县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盘子共安排项目157个,概算总投资119.9亿元,全年计划完成投资22.5亿元,其中列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计划项目96个,计划完成投资13.4亿元,重点产业类计划项目61个,计划完成投资9.1亿元。在项目资金安排上,拟争取国家资金1.6亿元,拟争取省市资金2.1亿元,县本级财政安排1.1亿元,其他方式投入17.7亿元。

我县2012年省市县三级重点工程共确定71项,概算总投资100.8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0.4亿元。其中:省级重点工程3项,概算总投资7112万元,计划完成投资6441万元。市级重点工程23项,其中重点建设项目22项,概算总投资34.3亿元,计划完成投资9.5亿元;重点预备项目1项,概算总投资10亿元。县级重点工程45项,其中重点建设项目32项,概算总投资65.8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0.2亿元;重点预备项目13项,概算总投资41亿元。

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上,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准确把握政策导向,积极做好项目对接

要抓住我省综改试验区政策实施和我市作为建设全省转型跨越发展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的大好机遇,科学统筹,超前谋划,加强协调,对口跟进,积极争取省、市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列入省、市“十二五”规划项目库的项目,要实行部门牵头、整体联动,全县一盘棋协调服务,积极对接项目,有效承接项目落地。以项目为支撑,为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奠定基础。

(二)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拉动经济平稳发展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投资带动作用。在全社会树立“经济要发展、招商要先行”的理念,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加强项目的研究、创意和策划,包装一批符合我县实际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利用好“中博会”、“能博会”等重要招商平台,充分展示陵川产业发展的特色特点和优势,推荐项目,交流意向;积极对接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接轨中原经济圈,坚定不移地实施“以特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战略,做好优势产业项目的对接和引进;继续加强与北京金隅集团、大唐山西新能源公司、省煤运集团、兰花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的沟通合作,深化合作意向,促进项目落地。形成全民招商发展的强大氛围,使招商引资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二是深化项目服务意识,加快项目推进力度。加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平台建设,制定科学有效的项目建设基本流程,简化程序,压缩时限,建设一站式窗口,提供一条龙服务。加强项目建设培训,掌握项目策划的基本要领,依照办事程序,充分做好项目调研、规划、土地、环评、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加大项目储备工作力度,完善项目储备库建设,增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实效性。按照“能早则早,能快则快”的原则,加快上级投资和政府主导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带动全社会投资。继续推行领导领办制度、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制度、动态监测排名逐月公布制度、目标责任制、监督检查制度,确保项目的如期推进,圆满完成各项投资任务。三是严格执行政策,抓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对政府投资项目严格概、预算审批和限额设计,规范项目变更管理,有效控制政府投资项目的规模,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质量。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中介服务管理制度,提高咨询评估、招标代理等中介服务质量。要加强项目的规范管理和稽查力度,要确保新增投资用于符合规定投向和管理要求的项目,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予申报和实施。

(三)着力实施“十件实事”,确保实事件件惠民

我县2012年“十件实事”项目是在广集民智,反复酝酿的基础上确定的,“十件实事”项目概算总投资5.6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9亿元,其中拟申请上级资金1.83亿元,县级统筹0.81亿元,其他资金投入0.27亿元。项目涉及城建、电力、教育、医疗卫生等方方面面,是广大群众真切愿望的反映。为此,要在统筹安排好其他项目的同时,把“十件实事”作为重点来推进,科学制定好实施方案,定期督查通报项目进度,围绕项目实施抓好协调服务,确保“十件实事”项目如期完成,件件惠民。

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工业强县”深入实施

煤炭产业:计划完成投资2.7亿元,完成关岭山年产60万吨矿井和新沙河、附城、北关、南营河、司家河三座年产45万吨矿井升级改造,确保年内投产试运行。同时,着力抓好苏村90万吨矿井的达产达效工作,力争使全县煤炭产量达到180万吨以上。

冶铸产业:鑫源冶炼450高炉、骏通铸管20万吨球墨铸管力争年内达产达效,积极推进侨鑫铸造5万吨球墨铸件二期工程和鑫源冶炼25万吨大口径球墨铸管及配套530高炉技改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全县生铁产量达到20万吨,铸管铸件达到12万吨。

化工行业:积极推进行源化工4×2.5万kVA电石炉项目和达利化工3万吨橡胶助剂改扩建项目年内开工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5亿元;同时,抓好8个二硫化碳化工集中区及天成化工的达产达效工作,实现主要化工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建材行业:确保金隅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及变频风机节能改造项目5月份投入运行,新增发电量4500万千瓦时,生产水泥75万吨以上;兴源河精钙10万吨轻质碳酸钙项目年内达产达效;行源、昌墉、凤翔等7个煤矸石墙材企业矸石砖生产达到2亿块以上。

新兴产业:永明金属10万套不锈钢餐具生产线项目、金烽工贸5000吨高压阀门生产线项目要达产达效;开工建设德通电子1000万根LED极细同轴线项目;做好富青达年产10万吨碳酸钙改性环保纸、工具公司数控硬质合金刃具生产线建设等项目的前期手续办理及招商引资工作;认真做好大唐山西新能源陵川风电场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在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实质进展。

在做好工业项目整体推进的同时,要加快编制园区规划,加大对园区建设的倾斜力度,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于园区,政策人才投资优惠于园区,重点抓好以鑫源冶炼、骏通铸管、彩虹铸造、侨鑫铸造为依托的礼义冶铸园区建设,加强园区领导力量,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园区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使礼义冶铸园区尽快成为晋城市重要的冶炼铸造基地。同时,崇文高新技术集中区、崇文-潞城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棋源现代物流集中区也要做好规划布局、立项准备工作,为大项目、好项目向园区集聚创造基本条件。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建设技术研发中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重点,加大废渣、废气、余热、余压的开发利用,着力发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产业,最大限度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

四、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三农”稳步发展

依托项目实施,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抓住国家持续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机遇,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投资1100万元,实施杨村镇中低产田改造3600亩,西河底镇坡耕地综合治理5000亩,秦家庄乡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1.2万亩。投资500万元,实施国家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建设礼义玉米、平城马铃薯、六泉中药材等6个机械化作业规模示范基地。启动5个高标准农机联合专业合作社建设,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投资300万元,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站,对农产品生产、储运、销售及产地环境等进行全过程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资700余万元,建设基本覆盖全县的山洪暴雨灾害防治预警体系,完善“三农”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增强农业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科学实施好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项目,年内培训农民3.5万人次。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完成20个整村推进项目,1500人移民搬迁。要着力抓好新农村建设,在巩固完善98个省级新农村重点推进村的同时,新申报重点推进村45个,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继续推进六个特色产业乡镇的创建工作,新发展“一村一品”示范村25个。按照“五统一”建设标准,重点培育规范化合作社50个。扎实推进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设姬丞岭、黄沙山两个万亩连翘基地和六泉黄松背千亩党参基地,高标准完成大会河万亩连翘补植补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积极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建设高标准无公害设施蔬菜种植示范基地300亩,发展优质小米基地5000亩,新建食用菌大棚200栋,种植核桃1万亩。突出抓好以规模养殖、圈舍养羊、山地散养土鸡为主的规模化养殖业发展,启动50万头商品猪基地建设,力争全年生猪养殖突破25万头;建设标准化圈舍养殖场7个,使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77万头(只)。加速农旅一体化步伐,规范农家接待,提升经营效益,新发展农业观光园区300亩。突出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积极开展科技人员联产业包项目科技服务,充分发挥科技助农的引领作用,使特色产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做强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鸿生淀粉结晶葡萄糖、五色土杂粮食用菌休闲即食食品、古陵山马铃薯烘焙食品项目要达产达效;要加快太行中药材植物提取项目、北京同仁堂陵川党参保健品一期工程、摩根汇丰养生堂中药材深加工项目、百盛菌业1000万袋菌棒加工项目的建设进度,力争年内投产运行;加快五色土五谷杂粮健康食品工业化生产一期工程、鸿生10万头生猪养殖园区、山西惠普5万头猪场、佰瑞普万头种猪扩(繁)场、亨运科技20万只蛋鸡养殖场等5个项目的前期手续办理,力争年内全部开工建设。科学规划农产品集散中心,积极推进前期准备工作;整合农业品牌资源,引导企业合作共赢,积极打造农业优势品牌,努力提高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

五、加快旅游开发步伐,带动三产发展壮大

加快旅游景区规划和景点建设。坚持以战略性、全局性、开放性视野谋划旅游,围绕休闲旅游健康度假中心目标定位,因地制宜,整体规划,完成《陵川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陵川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等总体概念性规划、详细性规划和控制性规划,形成区域发展战略性的规划纲领。同步聘请专业队伍进行休闲创意策划、旅游服务项目设计,对旅游景点进行全方位包装,促进全县旅游开发由单一观光型和复合消费型转变。要突出旅游产业的协调地位,维护旅游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对划定的开发建设片区,一切围绕旅游规划布局建设。要抢抓晋城与中原区域旅游战略合作机遇,主动对接、深度融入中原市场,打开陵川旅游发展的新天地。加快推进武家湾景区建设和王莽岭景区申报国家5A级景区步伐。投资1.1亿元,完成黄围山度假山庄和红豆杉大峡谷旅游步道建设,欢乐谷景区建设南大门停车场和服务区,在上云台景区建设观光步道和牛鼻寨山门。投资2600万元,完成平城文昌塔周边绿化及生态休闲区建设。投资1200万元,实施南、北吉祥寺等3个文物本体修缮项目和崔府君庙等3个环境整治工程,把历史文化资源“保下来、亮出来、串起来、用开来”,不断丰富旅游内涵。

加大旅游宣传整合促销力度。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资源整合、统一品牌”的宣传促销模式,依据目标市场,量身选择电视、网络、平面等媒体,借助各种旅游专业会展平台,广为宣传,扩大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整合现有节庆资源,以“陵川休闲避暑节”为统领,开展系列节庆活动,打响“领秀太行·清凉陵川”旅游品牌,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和特色文化现代气息,推出一批陵川旅游特色文化节目,提升全县旅游品位。2012年全县接待游客要达到8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2500万元,旅游总收入达到3.3亿元。

加快以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抓好旅游景区旅游链条的延伸,景区景点建设要突出趣味性、强化参与性,增强景点的吸引力。加速农旅一体化步伐,引导规范农家接待、农业观光园区上档升级,提升景区综合接待能力,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围绕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加快休闲度假、健康养生、购物娱乐、商务活动等新兴产业发展,继续推进太行国际大酒店建设,重点做好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城南广场、星级酒店的前期准备和招商引资工作。做好棋源现代物流集中区规划工作,积极推进集镇市场体系建设,使全县商贸流通业形成连通中原、辐射城乡、物流快捷流通的格局。以城镇建设为契机,依托职业中学和劳动中介服务部门,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引导社会闲散劳力走向社会,参与物业、家政、保安等社会服务业,逐步形成我县独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抓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饮水安全升级改造工程,投资500万元,建设调节水池18座1.5万方,铺设管道42公里,解决规划区域内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投资1460万元,完成东双脑、山后、三泉、安阳、梧桐五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启动实施白洋泉河治理工程;积极做好磨河水库审批立项,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启动南太行旅游循环公路建设,投资5000万元,完成棋源山庄至古郊互通9公里路基改造;积极协调建设资金,加快高陵高速古郊互通建设,力争年内完工;促进高陵高速“五一”前竣工通车;协助做好晋陵一级公路西河底至桥蒋段和礼夺线礼义段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完善县域大交通网络。投资1941万元,继续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提高安全供电水平。大力推进广播电视升级改造,完成4个乡镇2310户有线电视旧网改造,推进平城、礼义、杨村、西河底四镇数字电视整转平移3750户,实施271个20户以下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解决偏远山区看电视难问题。

加快宜居宜业县城及集镇建设。围绕生态旅游休闲健康度假中心的功能区定位,高标准完成《陵川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完成《陵川县城总体城市设计》和《部分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按照“一区一园四条路”(城南新区、郝经公园、黄围街、回龙街、棋山路、状元路)建设重点,投资2400万元,完成垃圾处理场项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投资1000万元,完成郝经公园景墙、休闲广场、挡土墙、步道、公厕及绿化工程;投资5000万元,开工建设黄围东街,完成路基、污水管网铺设;投资1800万元,继续推进集中供热二期工程,新建换热站两个,新增入户面积20万平方米;集中供气工程持续完善,供气覆盖面达到80%,新建汽车加气站一座;投资5830万元,完成党校迁建主体工程、公安局业务用房、检察院业务用房、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工程;投资3000万元,完成地税纳税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建设工程;积极推进鸿生上城、胜景苑二期、欣鑫小区二期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县城人居环境、承载功能和城市品位。在抓好县城建设的同时,协调推进小城镇建设,投资1430万元,改造平城镇政通街2100米;启动实施西河底镇区主干道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礼义镇小城镇建设工程,不断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抓好生态环境建设。要持续抓好涉及崇文、潞城、六泉等乡镇的丹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以工代赈廖东河流域生态扶贫综合治理、国家级水土保持等一批生态综合治理重点工程,通过采取草地围栏、牧坡改良、营造防护林、建设淤地坝等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持续增加生态面积。继续实施好太行山绿化、退耕还林还草、中幼林抚育等工程,完成造林绿化6.87万亩。持续抓好31.8万亩国家生态公益林管护。投资360万元,高标准完成石掌至棋子山路段通道绿化和郝经公园绿化。投资1365万元,实施国家水保生态治理19平方公里。切实抓好县城、村镇、企业绿化,完成县城绿化6万平方米,建设园林村镇20个。以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年为契机,扎实开展各类环保专项整治工作,巩固我县经过多年努力创造的生态成果,打造“绿色陵川”名片。

七、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抓好教育基础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原则,完成市下达的“双百工程”建设任务,改善中小学硬件设施条件。推进学前教育建设工程,投资2100万元,完成机关幼儿园和附城、礼义等6所乡镇幼儿园的建设及设施设备配备,满足1600余名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投资640万元,在杨村镇初级中学、礼义镇北街小学等9所中小学,建设教师周转宿舍3710平方米,解决100名农村教师办公住房问题。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新型农民就业技能。认真抓好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激发教师活力,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疗基础条件。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资250万元,建设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投资600万元,实施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城乡居民16万人;投资170万元,完成120急救中心建设及设备购置;投资80万元,对六泉乡卫生院进行扩建改造。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设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和卫生服务水平。稳步运行新农合工作,扩大重大疾病保障范围,提高补偿比例。不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围绕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目标,改善计生服务设施,完成乡镇计生服务站改扩建工程,完成90%的行政村规范化村级计生服务室建设,持续稳定全县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

抓好文化建设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文化活动室、农村文体广场、农民健身活动场所等现有的活动设施,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重点抓好县文化馆、图书馆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县档案馆建设工程。加大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式发展,抓好棋子山文化区、传统工艺产业园区筹建工作,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积极落实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投资文化产业,鼓励支持有能力的人才发展文化实体,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着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挖掘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加大文化精品创作,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抓好民生保障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探索实践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就业举措,完成投资1500万元,推进劳动力转移输出及孵化基地建设工程;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年完成新型农民培训3.5万人次,其中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000人次,创业带动就业1500人,一次就业成功率力争达到70%以上;不断扩大创业就业覆盖面,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000个,转移输出劳动力10000人,帮扶400名就业困难对象稳定就业,基本消除城镇“零就业”、农村“零转移”家庭,全县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巩固扩大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国家级试点县成果,投资3353万元,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工程,新增参保人数2.5万人,参保覆盖率达到95%。认真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1675万元,开工建设廉租住房90套,完成300户农村困难户危房改造。投资900万元,年内完成老年公寓主体工程、社会福利中心、礼义集镇敬老院等工程建设;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机制建设,提高集中供养水平,依托民政、工会、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救助机构拓展社会救助形式,扩大保障覆盖面,全面提升全县社会保障水平。

抓好平安创建工程,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重点做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严厉打击私挖乱采;深入开展道路安全、教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森林防火、防汛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着力强化安全基础;大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完善各项应急反应机制,安排好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和调运,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建设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速创建平安陵川步伐。

各位代表,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全县转型跨越发展和综改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一年,让我们在县委、县人大、县政协的正确领导和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为全面开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新局面、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马娟娟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