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太行陵川 > 陵川建设 > 发展规划

关于陵川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5-04-21    作者:   来源:系统    字体: [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关于陵川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
报    告
——2011年6月27日在陵川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陵川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李海富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陵川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县在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取得较大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 效监督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全面推进“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三大战略,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和社会继 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4亿元,同比增长14%,比“十五”末增 长1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82亿元,同比增长24.9%,五年累计完成5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倍,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66亿元,同比增长28.4%,比“十五”末增长2倍多,“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5%;财政 总收入完成2.77亿元,同比增长9.3%,比“十五”末增长60%,“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9.9%;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3亿元,同比增长 14.1%,比“十五”末增长49%,“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017元,同比增长11%,比“十五”末增长49%,“十一 五”期间年均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318元,同比增长11%,比“十五”末增长75%,年均增长1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完成9.08亿元,同比增长8%,比“十五”末增长77%,“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2%。

  


    回顾过去一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继续在“保投资”上下功夫,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
    一年来,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继续在“保投资”上下功夫,发改、财政、国土、住建、环保等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调,通力配 合,为项目立项、土地、规划、环评等手续办理开通绿色通道,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协调作战,围绕项目建设强化服务,保证了项目的如期推进,确保了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的持续高速增长。全年各级各类审批、核准、备案项目总数88个,固定资产投资大盘子安排项目103个,其中前期项目3项,实际开工建设94个,完 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2亿元(不含高陵高速完成投资7.9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生产开发性投资达到8.04亿元,占到完成投资的 58%,非生产性投资达到5.78亿元,占到完成投资的42%,投资规模再创新高,为县域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重点工程扎实推进。2010年,我县实施的57项重点工程(其中:省重点6项、市重点8项、县重点43项),概算总投资64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8.34 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9.8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8.1%。省重点工程:6项省重点工程概算总投资39.4亿元,计划完成投资8.95亿元,实际完成 投资9.3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4.5%。市重点工程:8项市重点工程概算总投资9.8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82亿元,占 年度计划的100.7%。县重点工程:43项县重点工程概算总投资14.9亿元,计划完成投资6.5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7.6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 115.7%。
     “十件实事”圆满完成。一年来,围绕年初确定的“十件实事”项目,认真抓协调、抓反馈、抓督查,严格进行资金拨付、科学制定工期安排、严把工程建设质量 关,有力地保证了“十件实事”项目的整体推进。“十件实事”项目涉及饮水安全、教育、医疗卫生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领域,共十大项11小项,计划完成投 资2.1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6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5.2%。
    二、继续在“调结构”上下功夫,产业水平持续提升
    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县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狠抓骨干项目建设,推进了26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达到5.26亿元,使工业经济在困 难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7.2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66亿元,同比增长28.4%; 实现利税3.32亿元,同比增长93.2%,形成了“工业强县”的有力支撑。
     一是传统产业有效提升。苏村煤业年产90万吨机械化矿井升级改造项目完工投入试运行;新沙河煤业和附城煤业两个年产45万吨矿井升级改造项目如期开工建 设;南营河煤业、司家河煤业和北关煤业3个年产45万吨矿井升级改造项目完成前期手续,具备开工条件。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关岭山煤业全年正常生产, 整个煤炭行业完成利税达到10995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39.6%,煤炭产业经受住了资源整合考验,保持了稳定发展。二是优势产业明显增强。霖春镁 业年产3万吨原镁及镁合金项目、骏通年产20万吨球墨铸管等7个项目建成并投入试运行,盛邦铸造年产4000吨不锈钢精密铸件等4个项目具备试生产条 件,8个二硫化碳集中区产能达到9.6万吨。积极与国家级大集团对接,引入北京金隅集团完成对河南孟电陵川水泥的全资收购,冶铸、化工、建材三大产业不断 发展壮大。三是新兴产业正在起步。德通电子年产500万根LED极细同轴线项目完成“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中广核、大唐两大集团与我县签订风力发电项目 合作协议,在抓紧进行测风工作的同时,上报风电发展规划;富青达年产10万吨碳酸钙改性环保纸完成立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 步增强。四是旅游开发步伐加快。坚持把生态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强力推进,进一步加大旅游产业开发力度。王莽岭、凤凰欢乐谷、黄围山景区投资 1.47亿元完善景点建设,上云台景区投资2000余万元进行景区道路、景点开发,武家湾景区正在编制景区整体开发规划,旅游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服务能 力和接待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大美陵川》形象宣传片的拍摄和制作,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金秋红叶节、上云台景区旅游产品推介会、武家湾景区摄影大赛等一系 列活动,进一步扩大了“领秀太行•清凉陵川”旅游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同时,围绕旅游开发新建了陵川旅游集散中心,完善了采摘园、种植园等一批配套旅游示范 基地建设,引导农民发展“农家乐”客栈218户、2000余床位,旅游产业链条逐步拉长。2010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5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 2.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45%。旅游产业在加强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带动了物流、商贸、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大力发展。
    三、继续在“促增收”上下功夫,“三农”发展稳步推进
    一是落实惠农政策促增收。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支农惠农补贴性资金2216.4万元, 积极推广机械化精少量播种、保护性耕作等新机具、新技术,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使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强。


  


     二是夯实农业基础促增收。继续实施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丹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国家水土保持工程等农业基础项目,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 1.17亿公斤,实现了“十一五”期间连续增产增收的良好局面。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立足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打造富民产业的目标,以道地中药材、绿色 林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和规模化健康养殖业为重点,投资近2亿元实施了2万亩核桃干果经济林、20万亩连翘基地、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等一批特色产业项目,完成 连翘种植16万亩,核桃种植2万亩,反季节蔬菜、旱地蔬菜达到1.8万亩,山地散养土鸡达到30万只,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大棚发展到537栋,椴木栽培木 耳89万根。特色产业规模快速扩张,效益明显增强。
     三是开展脱贫攻坚促增收。在继续做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项目实施的同时,坚持以产业扶贫为着力点,按照“小规模、大群体、低投入、快见效、广覆盖、可持 续”的产业模式,全县新上各类家庭种养项目900余个,协调金融贷款1679万元,发放贴息资金80余万元,有力推动了245个贫困村脱贫解困,贫困农村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同比增长12%,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
    四、继续在“强基础”上下功夫,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年来,始终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解决制约我县发展的“瓶颈”紧紧抓在手上,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重点工程,优化了县域发展环境。一是水、电、路三大基础设施 实现重大突破。磨河供水扩建改造工程完工,8个乡镇15万人的生活用水和工农业发展用水得到根本解决;申庄水库、窄相水库除险加固顺利完工,防汛抗旱能力 进一步提高;秦川(礼义)220kV输变电工程通电运行,电力供应能力增长2倍多;陵礼公路升级改造、夺柳旅游公路改造竣工通车;高陵高速公路如期推进, 两年完成投资21.8亿元,高平至陵川县城段具备小循环通车能力。我县“断头路、末梢电、工程性缺水”的历史基本改写,区位优势日益显现。二是农村五个全 覆盖圆满完成。按照“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思路,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村级卫生室、村通广播电视、村通水泥路工程,新解决115个 行政村4.24万人饮水安全,完成村通水泥路16个村78.7公里,改造中小学校舍9.8万平方米,改扩建卫生室79个,完成101个村村通广播电视任 务,“五个全覆盖”全面实现,群众生存条件明显改善。三是城市建设再上台阶。康复路拆迁改造工程完成道路建设,回迁和商住楼完成主体工程;黄围西街、回龙 街、希望路、古陵路延伸工程竣工通行,县城发展框架进一步扩大;望洛北路,崇安东街人行道、车行道翻修改造全面完成,街道环境明显改善。供热供气提质扩面 工作继续进行,供热总入网面积达到82万平方米,6200户居民具备供气条件;污水处理厂试水运营,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城市服务功能渐趋完 善。2010年,县城建成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59天,比上年增加8天,宜居宜业的生态园林县城建设迈出实质步伐。


    


    五、继续在“惠民生”上下功夫,和谐步伐进一步加快
     一年来,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了广大人民。一是教育、文化、卫 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借助全省校舍安全全覆盖的契机,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精心组织实施,完成9.8万平方米的校舍安全改造,校安工程走在全市前列,教 育基础设施的改善,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2010年,全县高考首批二本以上达线人数191人,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继续实施县、乡、村三级医 疗卫生机构达标改造,投资2600余万元。县医院医疗设备全面改善,住院楼动工兴建,城乡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疾病防控能力明显提高;积极推进文化体育基础 设施建设,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二是城乡居民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积极开展各种形 式的就业帮扶服务,共免费组织各种就业培训400余次3.63万人次,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信息2万余条,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50万元,购买公益岗位帮 助零就业家庭就业321人,全年共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350人,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低于全省、全市平均 水平。三是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取暖费,失业职工失业保险金标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村官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全部落实,农村低 保、五保、优抚对象新农合个人缴纳部分由财政负担,全县社会保险新增7351人达10.71万人,城乡低保覆盖2.08 万人,共发放各类社会保险费 1.11亿元,城乡低保和医疗救助资金2933万元,补偿新农合参合患者31.06万人次3155万元,困难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谐陵川稳步推进。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一些长期积累、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解决,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不优、 发展不够、投资分散、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传统产业比重过高,新兴产业起步艰难,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大项目、好项目还没有较大突破,推动转 型跨越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二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还不高,社会事业和民生欠账还较多,特别是东部山区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脱贫攻坚的任务还很艰巨; 三是一些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已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按照县委的总体安排部署,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 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战略方针,统筹当前,面向未来,以结构调整、转型发展为主 线,以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动力,以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为保障,不断提升工业经济水平,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加快旅游三产开 发,推进城乡一体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十二五”期末再造一个新陵川起好步、开好头。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达到26.8亿元;财政收入增长15%,达到3.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 15%,达到1189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达到17.3亿元(不含高陵高速);省重点工程年度计划投资完成额达到6.68亿元;省、 市、县重点工程年度计划投资完成额达到22.8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6%,达到5.4亿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亿公斤左右;农产品 “513”龙头企业销售收入2.5亿元;完成农田灌溉面积年度任务1.7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1.72万亩;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年均增长2%,达到 38%;旅游总收入增长15%,达到2.8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7.9%,达到60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达到10.6亿元。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达到114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达到4459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00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净增3000人;保障性住房年度开工建设50套;实现省政府确定的新的“五个全覆盖”建设内容,完成市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

  社会发展:财政对教育、科技、农业投入增长8.5%,达到380万元;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 到75.3%;乡镇卫生院、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每10万人专利申请量达到22件;城镇化率提高2%,达到34%;完成11个乡 (镇)规划;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完成额1.38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资源环境:万元GDP能耗下降3.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2%;地下水止降回升控制在±1.5米;二氧化硫 排放量下降1.5%;化学需氧量下降2%;氨氮、氮氧化物、烟尘、粉尘排放量下降2%;营造林合格面积3万亩;生态环境综合治理2+10工程投资完成 600万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2万亩。

  社会安全:社会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0%以上;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年度指标以内;煤矿、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 防等行业领域不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重大责任事故和其他行业不发生一次死亡6人以上(含6人)的事故;进京非正常上访数量下降,低于7人 次;赴省集体访数量下降,低于5批次。

  

  

按照这个总体要求,围绕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首要任务,考虑与“十二五”预期目标相衔接的因素,提出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达到26.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达到101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达到17.3亿元(不含高陵 高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达到10.6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15%,达到3.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达到1.19亿元;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达到5.4亿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亿公斤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达到 114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达到4459元;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全县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省市要 求指标之内,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稳定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
    按照以上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转型跨越,是我县“十二五”期间应该始终遵循的发展思路,我县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十一五”期间累 计达到5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倍,年均增速更是达到38%,单从全县来看,总量不可谓不大,增速不可谓不快,但是如果把总量放到全市各县区去比较, 就显得微不足道。因此,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确保投资的较快增长,仍然是促进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夯实工业强县战略实施,从而实现五年再造一个新 陵川宏伟目标的主要途径。我县2011年固定资产盘子共安排项目98个(包括10个储备项目前期),全年计划完成投资23.9亿元(含高陵高速公路项目 6.6亿元),其中列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计划项目71个,计划完成投资13.25亿元,重点产业类计划项目27个,计划完成投资10.65亿元。在项目 资金安排上,拟争取国家资金0.57亿元,争取省市资金1.36亿元,县本级财政安排0.81亿元,其他方式投入21.16亿元。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建 设和管理上,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2011年省、市重点工程  

  

省重点:  

1、高陵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计划投资6.6亿元)

2、丹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计划投资0.06亿元)

3、农村电网改造一期工程(计划投资0.17亿元)

市重点:  

1、王莽岭景区开发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95亿元)

2、黄围山旅游风景区开发建设项目(计划投资0.3亿元)

3、凤凰欢乐谷景区开发建设项目(计划投资0.3亿元)

4、上云台景区开发建设项目(计划投资0.3亿元)

5、太行人家—锡崖沟民居建设项目(计划投资0.3亿元)

6、太行国际大酒店建设项目(计划投资0.3亿元)

7、摩根汇丰养生堂中药材深加工项目(计划投资0.68亿元)

8、太行中药材植物提取项目(计划投资0.4亿元)

9、康复路拆迁改造工程(计划投资0.3亿元)

10、城乡居民供暖工程(计划投资0.3亿元)

11、侨鑫铸造年产5万吨球墨铸件项目(计划投资0.8亿元)

12、德通电子LED极细同轴线生产开发项目(计划投资1亿元)

13、金隅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及变频风机等节能改造(计划投资1亿元)

14、古陵山淀粉年产3万吨马铃薯烘焙食品建设项目(计划投资0.3亿元)

15、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计划投资0.2亿元)

16、陵川县县道改造工程(计划投资0.53亿元)

17、古郊互通工程(计划投资0.53亿元)

18、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工程(计划投资0.3亿元)

19、造林绿化生态治理工程(计划投资0.3亿元)

20、陵沁线西河底至桥蒋一级公路建设工程(前期项目)

21、黄围东街建设工程(前期项目)


    (一)准确把握政策导向,积极搞好项目对接
     要抓住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省综改试验区政策实施和我市作为建设全省转型跨越发展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的大好机遇,科学统筹,超前 谋划,加强协调,对口跟进,敢于先行先试,积极争取省、市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抓好项目的储备工作,做好每一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对列入省、市“十二五” 规划项目库的项目,要实行部门牵头、整体联动,全县一盘棋协调服务,步步紧盯项目动态,确保一有政策机遇,就能迅速实行对接,有效承接项目落地。以项目为 支撑,为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奠定基础。
    (二)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拉动经济平稳发展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投资带动作用。招商引资不足是当前我县加快发展面临的“短板”之一,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招商引资暨项目推进大会上,市里也明确 提出以加大招商引资来带动固定资产投资,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从而促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路,并把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放到对各级干部考核奖惩的层面上来推 进,这向我们表明了市委、市政府的态度。我县经济欠发达的县情决定了要实现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五年再造一个新陵川的目标,不依靠外来投资是绝对没有出 路的。因此,要在全社会树立“发现即发展、开放即发展、招商即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以特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战略,加大与发达地区的经济 文化交流,做好优势产业项目的对接和引进;要通过招商会、网络宣传发布、跟踪式对接等一切可能的方式,把我县丰富的石灰岩、白云岩、生态等资源优势宣传出 去,让客商认识陵川、了解陵川、投资陵川;要树立县外即是商的招商理念,在做好市外、省外招商工作的同时,紧盯市内晋煤、兰花、国投、富士康等大集团,主 动创造条件,积极上门对接,加快招商步伐;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抓在手上,把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政府、各职能部门头上,形成固定的考 核机制,充分调动全县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全民招商发展的强大氛围,使招商引资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是深化项目服务意识,加快项目推进力度。按照“能早则早,能快则快”的原则,加快上级投资和政府主导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带动全社会投资。按照“建成项 目抓达产、新建项目抓进度、后续项目抓落地、储备项目抓前期”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项目推进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重点工程月报分析制度的作用,加快推进项目 建设。在规范项目运作和提高服务水平上,要组建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智囊团,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导向,为全县发展和项目建设出谋划策。要搞好项目建 设培训,利用经贸论坛和外出学习等方式,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企业家的认识,增强项目推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规范性。要建立完善项目服务绿色通道,制定 科学规范的项目建设基本流程,明确项目建设中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办事承诺,靠前服务,加强监管,提高办事效率。要重视项目建设基础工作,依照办事程序, 主动做好规划、立项、土地、环评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杜绝不达产业标准、不符合基本要求的项目盲目开工建设,扭转先建设后规范的传统思维,消除重管理轻服 务的办事习惯。三是严格执行政策,抓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要依据《陵川县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政府投资项目严格概、预算审批和限额设计,规范 项目变更管理,有效控制政府投资项目的规模,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质量。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中介服务管理制度,提高咨询评估、招标代理等中介服务 质量。要加强项目的规范管理和稽查力度,要确保新增投资用于符合规定投向和管理要求的项目,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予申报和实施。
    (三)着力实施“十件实事”,确保实事件件惠民

  

2011年“十件实事”  

  

    1、城乡居民供暖工程:计划投资3000万元;新增2台50吨锅炉及配套设施;建设年产1亿块煤球厂一座。

    2、郝经公园建设工程:计划投资1000万元;完成公园主题景观、步道、休闲区建设等主要工程。

    3、县城绿化建设工程:计划投资460万元;完成高陵高速瑞马至县城段及县城互通入口景观绿化、县城区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

    4、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工程: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日处理垃圾110吨、填埋场总库容85万立方米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及配套设施。

    5、县城巷道污水管网改造工程:计划投资1500万元;完成县城主要巷道污水管网改造和街道硬化。

    6、惠民“农家店”建设工程:计划投资802万元;建设农家接待店282个、放心粮油店30个、农家便民店60个、村级农家书屋251个。

    7、农村电网改造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688万元;完成锡崖沟、平城、王莽岭等线路改造;低压线路及台区改造11000户。

    8、农民培训和劳动力转移输出工程:计划投资1420万元;培训农民3.5万人次;建设孵化基地公共服务区、教学区及配套设施;转移输出劳动力1万人;新增就业岗位2000人;创业培训及技能培训3000人。

    9、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计划投资243万元;完成12家乡镇卫生院(含6家分院)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实行统一定价,统一配送。

    10、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工程:计划投资1980万元;鼓励引导全县16-59周岁农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对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每人每月补55元。

我县2011年“十件实事”项目是在广积民智,反复酝酿的基础上确定的,“十件实事”项目概算总投资2.68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51亿元,项目涉及城 建、电力、医疗卫生等方方面面,是广大群众真切愿望的反映。为此,要在统筹安排好其他项目的同时,把“十件实事”作为重点来推进,科学制定好实施方案,定 期督查通报项目进度,围绕项目实施抓好协调服务,确保“十件实事”项目如期完成,件件惠民。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工业强县”深入实施
    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力支撑。我县近年来持续推进“工业强县”战略,一大批骨干项目正在兴起,全县工业经济结构 发生了明显变化,增长有了明显改善,一定要倍加珍惜项目发展的大好形势,按照“稳煤铁、强化工、兴建材、发展新兴产业”的路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工 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
    煤炭产业:要加快关岭山年产60万吨矿井改扩建项目和新沙河、附城、北关、南营河、司家河五座年产45万吨矿井改扩建项目的建设力度,年内完成投资2.9亿元。同时,着力抓好苏村90万吨矿井的达产达效工作,力争使全县煤炭产量达到120万吨以上。
    冶铸产业:侨鑫铸造年产5万吨球墨铸件项目、金烽工贸年产5000吨高压阀门生产线项目、盛邦铸造年产4000吨不锈钢精密铸件项目要加快进度,力争后半年陆续完工投运。冶铸产业年内完成投资1.35亿元。
    化工行业:世鑫电化2×1.65万kVA电石炉项目、鸿生化工2万吨氰化钠及1万吨氢气回收合成氨项目要加快各项手续办理力度,行源化工4×2.5万 kVA电石炉项目要加快招商步伐。在确保北关煤矿华兰、酞菁兰一期工程顺利投产的基础上,年内启动二期工程;同时,抓好8个二硫化碳化工集中区及天成化工 的达产达效工作,实现主要化工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建材行业:加快兴源河精钙年产10万吨PVC专用钙项目和金隅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及变频风机等节能改造项目的推进力度,年内完工投运,完成投资1.3亿元,逐步提升建材行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新兴产业:抓好德通电子一期500万根LED极细同轴线项目的开工推进;抓好佳瑞镁业年产5万吨镁合金、富青达年产10万吨碳酸钙改性环保纸、工具公司数 控硬质合金刃具生产线建设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抓好永明年产10万套不锈钢餐具生产线项目各项手续的完善工作,加快开工推进,力争年内完工投运;抓好大 唐新能源风电场、中广核新能源风电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早日开工建设,在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实质进展。
     在做好工业项目整体推进的同时,要把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始终紧抓在手上,不断加大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加大节能降耗减排技术攻关,引导企 业使用先进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重点,加大废渣、废气、余热、余压的开发利用,重点 抓好以金隅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为主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推进工作,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全县循环经济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折不扣完成节能降耗减排约束性指标, 确保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三农”稳步发展
    充分发挥我县农业资源优势,靠项目实施夯实基础条件,靠高效农业形成载体,靠龙头企业强力拉动,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1、依托项目实施,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抓住我县进入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县,各级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机遇,启动并实施好礼义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杨村镇中低 产田改造项目,改造中低产田7930亩。要加大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实施好10万亩玉米丰产方建设项目;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为目的,科学实 施好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项目;要抓住片区扶贫开发的契机,进一步完善“部门推介、农民创业、金融扶持、跟踪服务”工作机制,以东部山区发展 食用菌为重点,新发展大棚500栋,使全县食用菌产量达到400吨,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主要产业,形成产业扶贫新格局,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的能力。要 着力抓好新农村建设,在巩固完善78个省级新农村重点推进村的同时,新申报18个重点推进村,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夯实农 业产业基础,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2、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继续抓好20万亩连翘基地建设,完成新种植和补植补种9万亩,使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5万 亩;要抓好2万亩核桃干果经济林的完善和管护工作,争取早日受益;突出抓好以规模养殖、圈舍养羊、山地散养土鸡为主的规模化养殖业发展,使全县畜禽饲养总 量达到160万头(只);不断扩大以优质小米、旱地蔬菜、春秋大棚、温室大棚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业的发展,使特色种植业比重占到全县种植业的30%;为我县 六泉创建中药材特色乡、夺火创建食用菌特色乡、马圪当创建核桃特色乡、潞城创建山地养鸡特色镇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以点带面,规模扩张,提升我县农产品市 场影响力,扩大竞争力。
     3、做强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大力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向系列化、高端化方向发展。鸿生淀粉结晶葡萄糖项目要达产达效;古陵山淀粉要 完成年产3万吨马铃薯烘焙食品一期工程建设,逐步拉长产业链条,弥补因原料不足对企业发展造成的影响;五色土杂粮有限公司要新上香菇、木耳食用菌休闲食品 生产线,为我县大力发展食用菌养殖产业提供保障;要加快太行中药材植物提取项目、北京同仁堂陵川党参保健品一期工程、摩根汇丰养生堂中药材深加工项目的推 进力度,力争后半年陆续投产试运,从而达到稳定我县中药材种植、保障农民种药增收的目的,使中药材加工企业和农民形成良性互动,合作双赢的格局。加快全县 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四、加快旅游开发步伐,带动三产发展壮大
     1、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旅游文化产业是我县的朝阳产业,也是转型发展的重点产业,要认真落实《2010—2012年旅游产业发展行动实施纲要》,立足 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历史文化、农家体验的产业定位,进一步加大旅游投入力度。王莽岭景区投资1.95亿元,启动锡崖沟游客接待中心、刘秀城综合开发、昆 山片区开发及锡崖沟大峡谷开发等景点建设,创建国家5A级景区;黄围山景区投资3000万元,完成红豆杉大峡谷旅游公路、红叶山庄接待中心、白陉古道等景 区景点开发;凤凰欢乐谷景区投资3000万元,完成景区详规和景区内步道等景点建设;上云台景区投资3000万元,完成景区大门、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及 瀑布源头等景点建设。武家湾景区要严格遵守保护开发并重的原则,做好景区开发规划,加快招商步伐,力争早日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在加强旅游景区开发的同 时,要正确处理好景区开发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把景区开发与区域内特色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建设有机 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太行人家—锡崖沟特色民居项目、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项目,提升景区的综合实力。
     2、加大旅游宣传整合促销力度。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资源整合、统一品牌”的宣传促销模式,突出“领秀太行•清凉陵川”的宣传主题,继续办好“围棋 文化节”、“金秋红叶节”、“武家湾风光摄影节”等节庆活动,积极参与各种层面的专业性会展宣传,积极策划组织“陵川清凉避暑节”,同时,加强与周边云台 山、八里沟等景区的联合促销力度,强化互动共赢。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60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达到1800万元,旅游总收入达到2.8亿元。
    3、加快以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树立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按照“十二五”规划大纲的要求,编制完成《陵川县“十二五”现代服务业产业发 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创造支撑服务业发展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旅游景区要抓好旅游链条的延伸, 景区景点建设要突出趣味性、强化参与性,增强景点的吸引力;要发展多种形式、不同档次的“农家乐”接待点,创建古郊旅游农家接待特色乡,提升景区综合接待 能力。要抓好旅游商品开发,特别是要在特色农产品包装开发上下功夫,满足游客购物需求。要充分发挥旅游景点的带动作用,利用高陵高速即将运行带来的区位优 势,超前谋划,在县城出口、古郊互通周边、王莽岭景区出口规划建设旅游购物中心、物流仓储中心等设施,形成人流、物流快捷流通的格局。要以生态旅游为依 托,制定全县休闲产业发展意见,加快旅游宾馆、自驾车营地、旅游文艺演艺中心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打造南太行旅游休闲度假集散中心;要以城镇建设为契机,依 托职业中学和劳动中介服务部门,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引导社会闲散劳力走向社会,参与物业、家政、保安等社会服务业,使我县现代服务业实现良性起步。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1、抓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饮水安全升级改造工程,完成45处基础薄弱水利工程管网改造,解决92个行政村、105个自然村、2.2万人饮水 安全问题,完成投资1100万元;全面完成台北、浙水、小磨河三个水源地改造,开工建设东双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积极向上对接,加快磨河水库立项审批。完 成浙石线石掌至棋子山12公里、横杨线3.1公里及陵修路勤泉隧道改造工程;完成凤凰至夺火14.3公里旅游公路改造续建工程,完成50公里乡村道路翻修 改造,完成投资5000万元。支持高陵高速加快建设,年底全线贯通;积极协调落实资金,加快古郊互通建设;认真做好晋陵一级公路西河底至桥蒋段建设的前期 准备工作。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完成投资1688万元,提高安全供电水平;大力推进广播电视升级改造,完成5个乡镇4055户有线电视旧网改造,加 快集镇数字电视平移改造,提升通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2、加快县城及集镇建设。垃圾处理场项目开工建设,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完成投资3000万元;污水处理厂项目做好污水收集管网的铺设,完善内部附属设施建 设,实现正常运营,完成投资1500万元;郝经公园开工建设,完成公园主题景观、步道、休闲区建设等主要工程,完成投资1000万元;完成县委党校迁建工 程,完成投资1005万元;完成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建设,供热能力达到180万平方米;供气工程继续完善,新建一座加气站,供气管网覆盖90%以上居民户。 完成郝经公园绿化和高陵高速县城互通入口景观绿化6万平方米。在抓好县城建设的同时,协调推进小城镇建设,完成11个乡镇总体规划的审批,完成50个新农 村规划编制,加快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农村街巷硬化工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3、抓好生态环境建设。要持续抓好涉及崇文、潞城、六泉等乡镇的丹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以工代赈廖东河流域生态扶贫综合治理、国家级水土保持等一批生 态综合治理重点工程,通过采取草地围栏、牧坡改良、营造防护林、建设淤地坝等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持续增加生态面积。继续实施好太行山绿化、退耕还林 还草、中幼林抚育等工程项目;实施国家水保生态治理16平方公里,抓好31.8万亩国家生态公益林管护;完成高陵高速瑞马至县城段高标准绿化等一系列生态 工程。同时,扎实开展各类环保专项整治工作,巩固我县经过多年努力创造的生态成果,为“生态立县”战略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六、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1、抓好教育基础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续建工程,加快实验小学、城南友谊小学续建等工程的施工进度,力争9月份建成交付使用, 完成投资2395万元;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启动学前教育建设工程,搞好县乡村三级幼儿园规划,投资600万元,完成机关幼儿园整体搬 迁工程;投资1250万元,完成马圪当乡古石、潞城镇潞城、附城镇春蕾、礼义镇北街、杨村镇杨村等5个乡镇幼儿园建设工程和平城镇弯湾月、崇文镇小太阳2 个民办幼儿园设备改造工程;启动实施涉及两个乡镇、四所中小学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新型农民就业技能。同时,认真抓好 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疗基础条件。全面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投资712万元,完成178个村级卫生室改造工程,投资1065万 元,完成县医院综合住院楼工程;启动县急救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服务楼建设项目;启动乡村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价”工程,年内完成12家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 “零差价”销售;启动针对全县育龄妇女开展的“两病”筛查专项行动,让广大妇女普遍受惠。同时,不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全 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政策,积极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完成计生服务中心综合服务楼改扩建工程,改善计生服务设施,持续稳定全县低生育水平,促 进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
     3、抓好文化建设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完成251个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实现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积极向上对接,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推 进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建设,两年内实现全覆盖。挖掘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加大文化精品创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 化生活。
     4、抓好民生保障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探索实践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就业举措,加快推进劳动力转移输出及孵化基地建设工程,建设公共服务区、教学区及 配套设施,年内完成投资1000万元;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程,对全县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人每月补贴55元基础性养老金,全年完成补贴资金 1980万元;抓好农村困难住户及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完成230户农村困难户危房改造和100户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完成投资560万元;完善廉租房建 设,年内具备使用条件;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年完成新型农民培训3.5万人次,其中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000人次,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000个,转移输出劳 动力10000人,不断扩大创业就业覆盖面,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机制建设,提高集中供养水平,完善社会福利中心配套工程, 依托民政、工会、红十字会等救助机构拓展社会救助形式,扩大保障覆盖面,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5、抓好平安创建工程,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抓好公安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力争完成主体工程,完成投资2600万元;抓好检察院技侦业务楼建 设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抓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抓好道路安全、教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森林防火、防汛 等的安全工作,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安排好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和调运,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安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建设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速创建平安陵川步伐。
     各位代表,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于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开好头、起好步,为“十二五”期间我县转型跨越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我们将在新一届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精诚团结,开拓进取,为实现 “十二五”再造一个新陵川的宏伟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责任编辑:政府信息中心 )
    分享到: